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公务员考试怎么选择职位啊?相关的问题,今天,春风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公务员考试怎么选择职位啊?
建达教育回答:
第一步:从自身条件入手先选取自己能报考的职位
无论职位有多好,你有多么中意,如果你本身的条件达不到,再喜欢也是徒劳的。所以,我们选取职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从浩如烟海的职位中找到自己能报考的职位。
中公教育
建议考生先从“
政治面貌
”和“
基层工作经历
”入手筛选,这两个条件可选择的范围较小,有助于目标的锁定,剔除大量不能报考的职位。比如选择不限政治面貌、两年
基层工作经验
之后,可能就剩下更少职位可选择了。
选完之后可以从“学历”和“学位”入手筛选,这两个条件选完之后,剩下可选职位就是很小一部分了。
最后考生可以从“专业”入手,根据自己的专业筛选出适合自己的职位。
自身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是考生主观意识不能改变的,因此要先从自身条件入手选择自己能报考的职位。
第二步:从职位本身入手选取自己喜欢的职位
经过了上述层层筛选,考生可报考的职位一般就所剩无几了。下一步考生要做的就是看招录职位本身,是否符合你的预期,比如招录部门、机构层级等。
在这一步,考生最关心的莫过于“机构层级”,大家一般都希望报考中央级别的职位,所以考生可以先在此列筛选出自己想去的机构层级,然后再看招考部门,是不是你想去的。据中公教育从考生报考的经验来看,考生都希望去中央层级的单位,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会事与愿违,经过第一层筛选之后,中央层级的职位要不然寥寥无几,要不然筛选出来的部门不是考生想去的。
因此,在这第二步里,考生要学会“退而取其次”,如果你想去A部门,但A部门适合你的职位没有你想要的中央层级的职位了,那可以退而取其次,选取此部门的省、市、县等职位。如果你非想要去中央层级的职位,那只能换部门选择适合你的职位。
职位本身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但考生的选择却是主观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斟酌之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
国考
报名时间看似很长,实则紧迫,考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审核情况,如果审核不过还要重新报考,另外,很多考生一般在前期持观望态度,观察竞争比,建议考生可以来中公教育网关注每日报名情况分析,了解报名动向,提高报名的科学性。
建达教育回答:

教师资格证考编制的条件是什么?
教师资格证考编制的条件无非就是这几个:
-
户籍(户籍所在地或者学籍所在地),集体户口也是可以的;
-
年龄(专本科在25周岁,部分地区本科在30周岁,研究生比专本科多5岁);
春风招生网
-
专业(和所报考科目专业一致或者相关专业),也有不限制专业的。
-
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
基本就是这些要求,具体的要求就要看当地招聘公告了。
我是安徽户口,老公是江苏的,能报考公务员考试吗?
春风招生网(https://www.cfsbc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是安徽户口,老公是江苏的,能报考公务员考试吗?的相关内容。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江苏省招录总体要求:
1、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不受生源地(指应届毕业生)或户籍(指社会人员)限制, 全省职位均可报考。
2、在宁省级机关的职位,本省生源的应届毕业生或具有本省户籍的社会人员可报考相应条件的职位。省监狱、劳教系统的职位按司法行政系统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简章的规定执行。市以下机关的职位,报考人员的生源和户籍范围由市公务员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确定,并在招考简章中公布。
3、符合政策性安置、调配等条件的人员(如夫妻分居两地、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配偶、父母身边无子女等),可以报考配偶或父母户籍所在地的职位。
另外,定向招录人员报考具体要求见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南通市:
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不受生源地或户籍限制。其他人员限本市户籍或生源。符合政策性安置、调配等条件的人员(如夫妻分居两地、父母身边无子女、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配偶等),可以报考配偶或父母户籍所在地职位。
南京市:
报考本市及垂直管理机构职位的人员不受生源地或户籍限制。报考在宁监狱系统职位的人员限本省生源(应届毕业生)或户籍(社会人员)。
苏州市:
2015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报考不受生源地限制;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社会人员报考不受户籍限制;本科学历的社会人员限苏州户籍,可在全市范围内报考;大专学历的人员限苏州户籍。符合政策性安置等条件的人员(如:夫妻分居两地、父母身边无子女、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配偶等),可以报考配偶或父母户籍所在市、县市的职位;毕业后户籍仍保留在苏州高校的外市生源考生不视为具有苏州户籍。
常州市:
社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硕士以上学位人员不受户籍限制;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不受生源地限制;符合政策性安置、调配条件的人员(如:夫妻分居两地、父母身边无子女、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配偶等),可以报考配偶或父母户籍所在地的职位;其他人员限常州市户籍(指社会人员)或常州市生源(指普通高校2014年应届毕业生)。
报考监狱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限江苏省户籍(指社会人员)或江苏省生源(指普通高校2015年应届毕业生)。
无锡市:
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不受生源地(指应届毕业生)或户籍(指社会人员)限制。其他各类 未就业毕业生均限我市(含江阴、宜兴,下同)生源或者已办理完落户我市手续 (不含毕业后户籍仍保留在无锡高校的外市生源)。报考监狱系统可放宽至本省户籍或生源。
扬州市:
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不受生源地(指应届毕业生)或户籍(指社会人员)限制。符合政策性安置、调配等条件的人员(如:夫妻分居两地、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配偶、父母身边无子女等,其配偶或父、母户籍在扬州市及所辖县、市、区的)。
泰州市:
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不受户籍或生源地限制,其他具有泰州市户籍的各类人员或为泰州市生源的应届毕业生可报考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相应职位。符合政策性安置条件的人员(如:夫妻分居两地、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配偶、父母身边无子女等),可以报考配偶或父母户籍所在地的职位。
淮安市: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取得学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含2015年应届毕业生)的人员,报考不受户籍或生源地限制。符合政策性安置、调配等条件的人员(如夫妻分居两地、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配偶、父母身边无子女等),可以报考配偶或父母户籍所在地的职位。2015年普通高校专科应届毕业生限本市生源。
其他取得国家教育部门承认学历的报考人员限本市户籍。
镇江市:
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聘期内省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参加“西部计划”、“苏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两年内的志愿者,符合政策性安置、调配等条件的人员(如配偶户籍在我市夫妻分居两地者、父母户籍在我市身边无子女者、符合随军条件的我市驻军军人配偶等)不受户籍(指社会人员)或生源地(指应届毕业生)限制;其他人员报考限镇江市(含辖市区)户籍或生源。
盐城市:
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不受生源地或户籍限制,可报考全市相应条件的职位。具有本市户籍人员,可报考全市相应条件的职位。对具有夫妻分居两地、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配偶、父母身边无子女等情形之一的人员,其配偶或父母户籍在本市的,视同具有本市户籍人员。
宿迁市:
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不受生源地(指应届毕业生)或户籍(指社会人员)限制,全市职位均可报考。具有本省户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毕业生全市职位均可报考;其他本科学历(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人员限本市户籍(2015年2月14日(含)之前落户,下同)。具有本市户籍的大专学历人员和本市生源的2015年普通高校应届大学专科毕业生,全市职位均可报考。符合政策性安置条件的人员(夫妻分居两地、符合随军条件的在宿驻军配偶、在宿父母身边无子女等)可报考配偶或父母户籍所在县(区)的职位。
徐州市:
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不受生源地或户籍限制。本科及以上学历2014年(含)前的毕业生限本省户籍;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限徐州市户籍或生源;报考公安机关职位不限户籍;符合政策性安置、调配等条件的人员(如:夫妻分居两地、符合随军条件的在徐军人配偶、在徐父母身边无子女等),可以报考配偶或父母户籍所在地的职位。
连云港市:
具有本市户籍的人员、未就业的本市生源人员可报考本市所有招考职位、省行政机关垂直管理部门驻连所属机构招考职位。全日制普通高校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研究生学历(全日制)人员、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报考本市所有招考职位、省行政机关垂直管理部门驻连所属机构招考职位,不受户籍(指社会人员)或生源地(指应届毕业生)限制。符合政策性安置、调配等条件的人员(如夫妻分居两地、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配偶、父母身边无子女等),可报考配偶或父母户籍所在地的职位。往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人员限本省户籍或生源。戒毒管理机关的职位按省司法行政系统招警简章的规定执行。
户籍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但由于就业,搬迁,升学等事宜居民不在原出生地生活居住时会形成居住地址,如未发生户口迁移等,户籍所在地将不变。发生变迁的以户口本上的新地址为准。
生源地指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与大学所在地、现在的户口所在地没有关系。生源地不随户籍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以不同户籍多次参加过高考的考生来说,以最后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
更多江苏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访问盐城公务员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以上就是春风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春风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春风招生网:
www.cfsbcg.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