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 23:57:13 | 春风招生网
高考难。
从试题难度上看,高考是远远难于考研的。高考的考试内容无论是从知识涵盖面还是科目数量来说都远多于考研,高考六科—语数外文理综,而大多数研究生考试往往只有四门课,甚至三门,从知识体系来看,高考的更庞杂,这点我们不能否认。
高考的区域公平性远没有考研做得好。这主要涉及教育资源的分布,越是偏远的地方能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往往越低,而考研则突破了地域限制,其资源获取的渠道也突破了个人区域的限制。
考研vs高考:
高考本科录取率去年是在43%左右,在逐年接近50%。今年考研人数是377万,虽然录取人数可能破百万,但录取率却不到30%。这就说明,高考再难,至少大多数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大学上,阶梯分明。而考研,可不是谁去考都能考上的,相反,绝大部分人都是陪跑的。
所以高考基本不存在“失败”一说,只是最终学校的好于不好而已。而考研,则是一场“非成即败”的战争。可能一分之差,你就是进不了复试,过不了国家线,调剂更是磨练人,甚至无学可上。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春风招生网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春风招生网(https://www.cfsbc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南阳市最厉害的高中是哪一所?的相关内容。
毫无疑问,属于南阳一中(第一高中),在南阳本地属于“神一般的”存在。高考怎样填报志愿和选专业 高考怎样填报志愿和选专业\r\n1高考志愿填报流程\r\n(一)登录指定网页。\r\n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r\n(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r\n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
熟悉天津高考报志愿流程的帮帮忙 应届毕业生参加完高考然后都能报志愿啊。包括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当然你不用都填满。这个肯定是按顺序收的。但是一个批次里的平行志愿就不一定了。得看你的分是不是特高。 高考指南,我们当年都是参考那个的。天天研究,不看官方的不成啊。 政策降分一般是去外地上吧。10分差不多,我们同学就是这么去青海的。(分不够二本但上了青海二本)。其他的就要看政策的变动了。
高考志愿如何选择专业? 相信很多考生填报志愿时,选择完高校就开始头疼填报哪些专业,很多考生是根据专业来确认填报院校的。 那么,究竟如何选择专业?哪些专业易就业?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呢? 这里根据往年就业情况与线上数据推荐以下几大专业: 1、电子信息类专业需求持续增长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专业,被称为朝阳产业。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巨大,毕
如何正确填写高考志愿表?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志愿填错被录取的情况。那么,志愿填错被录取后怎么办呢?怎么补救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1、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正常会有两次录取的机会,一次是正常志愿填报的录取,还有一次就是补录志愿。如果考生第一次填报志愿填错了,那么可以选择去这个学校之后调换专业,也可以放弃这个学校的录取,选择补录。 2、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如果发现了
填高考志愿如何选择专业 1、高考填报志愿时,首先应该从自己想做的职业出发选择专业。比如,想学习金融的考生,建议学习高等数学与应用数学,或者经济学与高级统计学;想做管理的考生,建议学习社会学与心理学;想做设计师的考生,建议学习美术与心理学;想做传播的考生,则建议考虑语言、人类学、心理学。第 2,其次根据自己的性格选专业。考生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性格外向的,爱说、敢说、想说,这类考生适合报政、
高考报志愿如何选择专业? 专业本身角度出发: 1、可以选择国家重点学科所包含的专业。 2、可以根据教育部学科评估的优势专业目录选择专业。 3、可以选择报考学校中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的专业。 4、可以根据该专业的就业率进行选择。 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1、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潜能优势选择专业。 2、学生应在选专业前对专业特点、研究范围等内容有详细的了解。 3、学生在填报志愿
关于高考志愿专业调剂 院校录取是按择优原则录取的,就是从高分开始录取,假设你填报的第一专业录取满了,就把你调到第二专业,以此类推。如果你选择的三个专业都录取满了(就是说你被高分的考生挤出来了),而你选择了服从调剂,那么你就会被调到其它未知的专业(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如果你没有选择服从调剂,那么你就会被退档。 大多数都是选择服从调剂,能走上你选择的5个专业中的一个~! 到学校转专业
如何看待自己高考志愿的选择? 我觉得还是不后悔的,理由如下: 1.兴趣和爱好:确定自己对某个专业或职业的兴趣程度,是否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时间。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学术或职业实践活动,与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交流等方式来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兴趣。 2.能力和优势:评估自己在不同学科或能力方面的表现,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优势的专业。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学术竞赛、考试、课外活动
2024-06-23 10:03:44
2024-06-18 22:39:22
2023-07-16 11:54:38
2024-06-26 22:52:00
2023-07-20 21:36:10
2023-06-19 09:29:53